一眼看天下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新聞讀報站

追蹤、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RSS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縮寫,是一種用來分發和匯集網頁內容 (例如新聞標題) 的XML格式。您可以在許多網站上發現有 這三種圖示,這表示該網站提供「內容訂閱」的功能。使用者只要利用RSS閱讀器訂閱內容,網站只要更新內容,就會主動傳送給使用者,不用每天上站確認是否有新內容,讓網友獲得資訊更方便和省時。

透過RSS使用,產生網頁內容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產生並散播新聞鏈結、標題和摘要等資料。目前像CNet News.com、BBC、Wall Street Journal等國內外重要網站 都使用 RSS 對更廣泛的讀者派送網頁內容。

亞洲新聞

土耳其

美國不認同伊斯蘭國領導人已死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4月30日接受廣播公司TRT採訪時表示,伊斯蘭國領導人庫拉希(Abu al-Hussein al-Husseini al-Qurashi)已在土耳其國家情報局行動中被擊斃。這不是土耳其第一次宣佈在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取得重大成果。對此,美國並未接受土耳其部隊已在敘利亞北部殺死伊斯蘭國現任領導人的說法。去年5月,土耳其宣稱在伊斯坦堡行動中抓獲伊斯蘭國前任領導人,其後美國和西方情報官員斷定該說法有誇大之嫌,被俘的伊斯蘭國成員為該組織高層蘇邁代伊(Bashar Hattab Ghazal Al Sumaidai)。

亞洲新聞

菲律賓

中國引發區域緊張,美菲兩國總統將會晤

中國海軍在南海騷擾菲律賓船隻情況加劇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1日邀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白宮會談,雙方擬討論安全局勢並提出新的經濟、教育、氣候等倡議。小馬可仕此次訪美預計四天,是10多年來首位菲國總統訪問華府。拜登總統持續推動與菲律賓等太平洋國家領袖的高層外交作為,以應對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及經濟獨斷行為及對北韓的核武計畫。

亞洲新聞

阿富汗

聯合國將召開特使會議,討論阿富汗議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再次呼籲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取消對婦女工作與教育權利的限制,並計於5月1日與數國代表在多哈開會討論飽受衝突之害的當地局勢。古氏發出推文表示,阿富汗民眾急需急難救助,對婦女提供援助至關重要,並強調女性人道援助者對救援阿國婦女及女童的重要性。塔利班基本教義派首領艾昆薩達(Hibatullah Akhundzada) 則拒絕國際社會呼籲解除相關限制的要求,堅稱不容境外勢力干涉伊斯蘭教之治理。

亞洲新聞

菲律賓

中菲海警船在南海緊張對峙

中國海警船在南海攔截一艘駛入南海爭議水域的菲律賓巡邏船,雙方險些相撞,顯示中國在此戰略航道咄咄逼人態度。為凸顯中國在南海日益蠻橫的惡行,菲律賓採取新策略,首次由菲律賓海警隊邀請小型記者團隨行,採訪長達1,670公里的巡邏任務,其中包括三名美聯社記者。就在中國海警船及菲律賓巡邏艇發生摩擦時,中國外長秦剛正在菲律賓訪問,並與菲國總統及外長舉行會談。他表示,願與菲國共同努力化解分歧,深化關係。

亞洲新聞

韓國

尹錫悅:世界民主岌岌可危

韓國大統領尹錫悅於4月27日訪美出席美韓兩國慶祝70週年儀式。他受邀赴國會演說時警告,兩國共享的民主價值在全世界正處險境,因假訊息及政治宣傳扭曲真相及輿論,對民主法治更造成威脅。在北韓議題上,尹錫悅譴責北韓對核武器及導彈的痴迷,使其人民陷入經濟危機及人權受到踐踏。對此,他呼籲提高全球對北韓人權問題的關注,不能迴避促進北韓人民自由的責任。

亞洲新聞

伊朗

伊朗法院判處美國政府和歐巴馬賠償3.13億美元

伊朗法院判罰美國政府、官員(包括前總統歐巴馬等高層官員)及實體,指控稱美方協助成立與指導伊斯蘭國(ISIS),須為2017年ISIS在德黑蘭發動的恐攻行動負賠償責任。該次行動共造成3人死亡及6人受傷。然而,被點名的美國政府機關或個人中,無人持有伊朗控制下法院可以沒入的資產,法院也沒有解釋賠償命令將如何執行,因此,僅具象徵性。

亞洲新聞

菲律賓

美菲在南海附近演習擊沉軍艦

4月26日美國及菲律賓軍隊在南海「肩並肩聯合軍演」中擊沉一艘退役軍艦,展示兩盟國面對中國威脅的戰備狀態。小馬可仕總統一向支持擴大駐菲美軍的部署。菲國政府日前也同意與美國在南海執行聯合巡邏的計畫。美方已向菲方保證,若菲國官方所屬機艦遇襲,美方將根據兩國1951年共同防禦條約規定反擊。

亞洲新聞

澳洲

澳大利亞總理稱將在雪梨舉辦四方領袖峰會

澳大利亞總理艾伯尼斯(Anthony Albanese) 4月26日表示,將於 5月24日在雪梨舉辦2023年「四方領袖峰會」(Quad Leaders’ Summit),澳洲、美國、印度及日本領袖將第三度進行面對面會談。艾伯尼斯表示,四國領袖將討論如何與合作夥伴及包括東協(ASEAN)、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在內的區域組織加強合作,以期引導區域發展。中國則將四方機制視為對其印太影響力之反制。

亞洲新聞

土耳其

土耳其、俄羅斯、伊朗、敘利亞舉行「建設性會談」

伊朗、俄羅斯、敘利亞及土耳其等國防長及情報首長4月25日舉行會談,安卡拉及莫斯科表示「具有建設性」。這是土敘兩國歷經敘利亞戰爭多年後重建彼此關係作為的一環。土耳其在長達 12 年的敘利亞內戰期間,支持反對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政治武裝勢力,並派軍進入敘國北部。俄國是阿薩德的主要盟友,其鼓勵敘土和解;惟敘方要求土軍全數撤離為先決條件。

亞洲新聞

緬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訪緬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 4 月 24 日代表一群在世界各國熱心和平及人權的元老政治家,突然造訪軍政府統治下的緬甸。據緬甸國營電視台報導,潘基文在首都奈比都會晤緬甸最高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上將,雙方友好、坦誠交換意見。潘基文此次訪問目的無疑是針對緬甸現行的政治危機。潘基文與緬甸的關係久遠,亦於聯合國秘書長任內,前往緬甸親向當時的執政軍方施壓,並促成外援抵緬,以救助2008年納爾吉斯氣旋風暴的災民。

亞洲新聞

澳大利亞

澳紐兩總理:「真正的朋友,關係平等」

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一項計畫,便利紐西蘭人歸化澳籍。澳洲總理艾伯尼斯(Anthony Albanese) 4月23日在布里斯本接見紐西蘭總理希金斯(Chris Hipkins)連袂參加澳洲軍團日(Anzac Day)時表示,澳紐簽訂的新公民身分協議「本應如此」,強調 :「真友是當平等相待,紐澳夥伴關係即是如此。」希金斯此次訪澳除為慶祝「紐澳更緊密經濟關係協議簽署 40 週年」外,亦在肯定澳洲政府修改移民規定。

亞洲新聞

菲律賓

中國外交官稱願解決與菲律賓的分歧

自去年以來,菲律賓已對中國提出了200多次外交抗議,大多數抗議都涉及中國在南海的侵略行為。菲律賓及美國最近達成允許美軍在菲律賓使用更多軍事基地的協議,以便美軍與台灣隔海相望興建軍事集結地和監視哨。隨著北京在南海的行為及美菲深化軍事合作導致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外交部長秦剛4月22日訪菲表示,中國願與菲律賓合作解決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