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天下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新聞讀報站

追蹤、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RSS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縮寫,是一種用來分發和匯集網頁內容 (例如新聞標題) 的XML格式。您可以在許多網站上發現有 這三種圖示,這表示該網站提供「內容訂閱」的功能。使用者只要利用RSS閱讀器訂閱內容,網站只要更新內容,就會主動傳送給使用者,不用每天上站確認是否有新內容,讓網友獲得資訊更方便和省時。

透過RSS使用,產生網頁內容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產生並散播新聞鏈結、標題和摘要等資料。目前像CNet News.com、BBC、Wall Street Journal等國內外重要網站 都使用 RSS 對更廣泛的讀者派送網頁內容。

亞洲新聞

印尼

東協峰會呼籲緬甸結束暴力統治

為期兩天的東協領袖高峰會5月10日開始在印尼舉行,九國領導人呼籲儘早結束緬甸暴力衝突,會後發表共同聲明指出,東協十分關切緬甸暴力情勢,敦促該國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暴力及武力使用,以期為提供安全且及時的人道援助,以及推動包容性的全國對話營造有利環境。東協日前發布一份與緬甸軍政府達成旨在結束暴力行動的五點協議,但軍政府未徹底執行,導致輿論批評東協未發揮實質作用。

亞洲新聞

印度

莫迪將赴美進行國是訪問

白宮5月10日宣布,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將赴美訪問(State visit),行程包含6月22日接受國宴。此行目的在於促進雙邊關係,包括加強防禦夥伴關係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莫迪因其政府對媒體的打壓和限制穆斯林少數民族權利而受到國際批評。美國近年逐漸將印度視為對抗中國的重要盟友,但印度一直拒絕與美國建立正式的軍事聯盟。

亞洲新聞

緬甸

緬甸暴力事件傳列東協峰會首要議題

即將在印尼舉行的東協峰會勢將聚焦於緬甸動盪局勢,畢竟自2021年2月軍方推翻翁山蘇姬政府以來,緬甸一直處於混亂之中。依非官方數據,緬甸政變引發各地反軍政府示威,共導致三千多名平民死亡,超過一萬八千人被捕。動亂還升級成軍方與既存少數民族叛亂數團體間的衝突,彼等團體數十年來持續爭取地區自治權。美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暴力事件證明軍事政權藐視法治,並促其依先前共識,尊重人民民主訴求。

亞洲新聞

巴布亞紐幾內亞

拜登將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本月G7峰會後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成為首位訪問巴國的現任總統,美方近年聚焦於太平洋地區以對抗中國。白宮發言人表示,拜登將與各國領導人討論美國與區域夥伴如何在應對氣候變遷、保護海洋資源及發展兼具韌性及包容性的經濟等層面深化合作。去年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後,美方更加重視對應中國不斷擴大的影響力,並防堵中國與十個太平洋島國達成更廣泛的安全及貿易協議。

亞洲新聞

日本

日媒:美日韓下月將協議即時共享北韓飛彈資料

據日本媒體5月9日報導,下(6)月上旬在新加坡舉行的三方防長會議上,美國、日本及南韓可望依2014年簽署的《三方情報共享協議》,同意即時共享偵測及追蹤北韓飛彈的雷達資料。依此協議,韓國軍、駐韓美軍司令部、日本自衛隊和駐日美軍司令部,均能透過美國印太司令部網絡獲取及分享雷達等指管系統資料。

亞洲新聞

巴布亞紐幾內亞

印度總理訪巴布亞紐幾內亞意義重大

隨著中國企圖對太平洋島國增加影響力,印度及美國等國紛表關注。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普(James Marape)宣布印度總理莫迪訂於5月22日抵巴國訪問。這將是印度總理首次訪問該太平洋島國,在中國的海洋戰略和經濟影響力不斷擴大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值得注意的是,莫迪訪問期間美國總統拜登亦將造訪巴國,並與太平洋島國領袖互動。莫迪訪問巴紐後將轉往雪梨參加四方會談(QUAD)。

亞洲新聞

韓國

日韓峰會:加強合作應對北韓、中國威脅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5月7日訪問首爾,會見韓國總統尹錫悅,雙方均認兩國應加強合作,以抗北韓及中國威脅。本次訪問為日本首相睽違12年之首度訪韓。在殖民歷史問題上,岸田首相重申日本政府一貫的立場,包括兩國在1998年具有重大意義的聯合聲明,並對被迫勞工的苦痛表示同情。時任日相小淵惠三主政時期所作上述聲明中,日方對殖民韓國表示強烈的反省並誠摯道歉。

亞洲新聞

巴基斯坦

區域對話凸顯中國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之利益

中國、巴基斯坦及阿富汗塔利班三方高階代表自5月5日起在巴國首都伊斯蘭瑪巴德會談。中國不僅鼓勵國際社會持續與塔利班政權對話,還表態支持塔利班建立包容政府、實行良善治理、與鄰國友好及打擊恐怖主義等。美國學者 Zafar Iqbal Yousafzai 指出,北京對阿富汗首要目標係降低安全隱憂及尋找經濟機會,中國盼阿國穩定,以免衝擊「一帶一路」之推動。

亞洲新聞

印度

喀什米爾地區對婦女施暴案件增加

喀什米爾地區婦女遭受暴力侵害事件近年大增,包括謀殺、強姦和傷害等重大犯刑。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公布報告稱,該地區2021年針對婦女的犯罪率增長了15.2%;《印度教徒報》亦報導,2021年共計3,937起案件,明顯高於2020、2019兩 年度的3,405件及3,069件。Romaan Muneeb律師認為,犯罪率激增有多重原因,包括缺乏婦女權利意識、吸毒及當局執法不力。該地區犯罪率仍低於印度其他地區,但提高人們對婦女保護之法律意識乃屬當務之急,否則恐將導致犯罪問題持續惡化。

亞洲新聞

緬甸

緬甸軍政府赦免2千多名政治犯

緬甸軍政府為紀念佛陀誕辰,宣布赦免兩千多名政治犯。消息宣布之際,中國外長秦剛訪問緬甸,並會見軍政府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成為自緬甸政變以來與此軍事強人會晤的中國最高層官員。中國外交部宣稱,中方主張國際社會應尊重緬甸的主權,並助緬甸實現和平。目前民主選舉上台的國際知名領袖翁山蘇姬仍在獄中。

亞洲新聞

韓國

臺灣人均所得時隔多年超越韓國

臺韓不論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模式與產業結構都極為類似,臺灣透過半導體產業優勢和企業自動化,近1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3.2%,超過韓國的2.6%。分析認爲,兩國經濟逆轉是因爲半導體等製造業領域的競爭力差異。臺灣2022年的貿易順差為514億美元,但韓國受中國疫情封控等影響,出現478億美元赤字。臺灣去年人均GNI為3萬3,565美元,時隔20年超過了韓國的3萬2,661美元。

亞洲新聞

亞美尼亞

美國邀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進行和談

近月,由於亞塞拜然封鎖拉欽走廊,造成該國與亞美尼亞的緊張局勢加劇,拉欽走廊是亞美尼亞進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地區必經之地。美國國務院本週邀請兩國和談,布林肯國務卿先分別與兩國外長會談,其後共同舉行和談,美方估計不久後商品將重新在拉欽走廊流通。美國官員表示,美方將致力促進兩國直接對話,希望兩國能夠強化經濟關係,並鞏固該地區的集體安全。